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遛纸访谈 » 正文

中国自主品牌冷落与喧闹的反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03  来源:中华品牌管理网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 7月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场自主品牌的汽车博览会正式开始了,场馆里高分贝的喇叭声已经混乱地不知道是在传递着哪家汽车企业
    7月8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场自主品牌的汽车博览会正式开始了,场馆里高分贝的喇叭声已经混乱地不知道是在传递着哪家汽车企业的口号,但是看似热闹的展会背后,其实是本土汽车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下降。

    据媒体报道,上半年,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15.61万辆,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9%,占有率较同期下降2.96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部分共销售152.69万辆,占有率比去年同期下降0.87个百分点。

    这样的反差说明了什么呢?

    自主品牌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里是有着巨大的进步的,但是在近若干年却出现了增长乏力的衰落,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一级市场的饱和造成二三线市场的竞争激励程度与日俱增,这就让本土汽车企业品牌原来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汽车市场总体下滑,竞争激励,本土汽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扭转这样的下滑局面呢?

    在这次的汽车自主品牌的博览会中,我们会发现“品质吉利”的口号醒目地悬挂在吉利的展台周围,这其实也恰恰是所有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目前急迫的任务和策略之一。

    近,比亚迪的发展模式不断遭受质疑,奇瑞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而吉利在上海车展提出了新的口号:品质吉利,则是反映了本土汽车企业在发展中不断修正自己方向与路径的努力。

    本土汽车企业缺乏的是什么?是消费者与市场的信赖感。如何让中国的消费者真正的购买自己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重要的就是生产出有品质的汽车。

    市场的扩大是诱人的蛋糕,同时还有可能成为踏空的陷阱。当你的品质足以撑得起市场的不断检验的时候,它就是蛋糕,反之,这个陷阱就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深。

    目前的本土汽车企业恰恰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由于某些产品品质不佳,致使口碑“坏事传千里”,市场份额当上升到一定的份额后,管理、技术、市场都没有跟上,造成市场份额一直没有特别大的突破。

    市场是客观的,市场是好的测量仪,本土汽车企业必须向上突破,而这种突破也必须走以品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新手指南
采购商服务
供应商服务
交易安全
关注我们
手机网站: m.6paper.com
新浪微博: weibo.com/6paper
微信关注: 6paper
官方群①:65175609

400-875-8928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时间联系在线客服)

24小时在线客服